2017年12月15日-16日,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在上海浦东书院镇上海书院人家召开。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就本次研讨会做了一个关于《全国书学讨论会的现状与愿景》的主报告。提出了当下的全国书学研究应该完成由“学习”到“学术”,再“学术”由到“学科”的转变。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鼓励研究者深入挖掘传统书法的人文艺术价值,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进行系统梳理;提倡通过不同学科、方法论的交叉融合使用,对研究对象做出有新意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展示当代书学研究的深度与新气象;鼓励作者对当代书法的时代境遇、创作现状、审美取向、历史趋势等方面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学理分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学术引导。
据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介绍,这次书学讨论会共收到了来稿1010篇,投稿作者912位,评审过程中,中国书协严格按照“公平、公正、规范”的要求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选。论文评选分为美学、史论、理论、教育四个板块。评委从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论述展开的丰富性和合理性、论文语言和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最终评选出75篇入选论文。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报告会
全国书学讨论会作为当代书坛重要的学术品牌活动之一,自1981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是业界普遍认可、在海内外同行中拥有很高声望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学术至上,倡导兼容并蓄,百家争鸣,以独立之精神,科学之方法,兼融中西学术,推进书法理论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书学研究的繁荣,深化对书法艺术规律的探索,促进书法艺术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培养书法理论研究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