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对于中国古美术的热爱,使得中国古董在日本有着大量的沉淀。而近来随着文物回流热与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日本拍卖市场相较欧美虽起步晚却是发展非常迅速。成立于2011年的横滨拍卖便是近年来日本拍场主要站点之一,2018年春拍,横滨拍卖进入了第7个年头,也注定是不一样的一年。横滨拍卖斥资购置了日本横滨国际中心(位于横滨市金泽区工商业地带),据悉,横滨国际艺术中心将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商业机构,以拍卖为主线,兼具展览、仓储等为一体。新址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用,4月21-24日便是此次乔迁后的首场拍卖。 
  
  为了庆祝此次乔迁之喜,横滨国际拍卖首次推出了夜场庆典拍卖,夜场拍卖汇集书画、油画、青铜器、佛造像、写经及瓷器精品共30件拍品。除此之外,横滨拍卖此次还推出了12个专场,囊括了超过4000件古董艺术精品。本次特甄选夜场精品如下,以餮藏家. 
  夜场之中国书画甄选 
  Evening Sale-Chinese Paitings & Calligraphy 
  佚名 婴戏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37×76cm 约9.4平尺 
  在传统绘画中,《婴戏图》往往寓意美满祥和,此幅所绘四个童子在一起玩耍,神态各异,或坐或卧,聚精会神,憨态可掬。近景以兰石萱蕙相映托,玉兰茂盛。中景案头供奉弥勒佛,上部栏间佈景高大的观赏石,石间种植山茶牡丹。绘画笔墨精湛,设色浓艳,富丽堂皇。花草树木,置景皆与传统祥和美满主题有关联。石榴寓意多子,牡丹寓意富贵,兰萱寓意清洁之品,石头寓意寿者之相。案头供奉弥勒佛龛亦寓意皆大欢喜,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黄道周(1585-1646) 
  双松怪石图 草书书法 双幅 
  水墨绢本 立轴 
  钤印:黄道周印(白文) 幼平(朱文) 
  题识:黄道周。 
  说明:带木盒 带出版物资料 
  参考:带京都美术俱乐部 大正二年(1913年)十月 目录资料 
  来源:下村正太郎旧藏 
  
    黄道周 草书书法 
  133×41cm 约4.9平尺 
  释文:不信瀛蓬改,何期岸穀侵。故园栖鸟背,佳兴落牛涔。词翰滓人道,耘锄洒客心。一番清楚事,情竭为知音。谢礼知诸公述祖词坛,黄道周。 
  
    黄道周 双松怪石图 
  79×40cm 约2.8平尺 
  此幅《双松怪石图》,笔墨简远,画格磊落。豪迈正气出乎腕底径直的松树主干正如黄道周的为人品质。松后巨石运笔八面出风,皴法简洁而不失苍朴,在传统文人画题材中,石乃寿者相,松寓长青之意,故亦有双寿之意。 
  
    陈洪绶(1599-1652) 
  松荫读书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47×46cm 约6.1平尺 
  钤印:陈洪绶印(白文) 章侯(白文) 
  题识:洪绶画于静光林。 
  说明:带木盒 带布袱 带资料 
  来源:山本悌二郎旧藏 
  此幅《松荫读书图》正是陈洪绶晚期作品。整幅画面设色淡雅,近石用乾渴皴法施以浅绦赭墨色,简洁明快。苍古奇掘的古松之下,一主一僕取相背之法开面貌,主人背松闲坐读书,虽未写面目,但聊聊数笔便将画中主人的超凡脱俗,仙风骨道之气传神地描写出来。 
  出版:《澄怀堂书画目录》卷五 四 
  澄怀堂美术馆位于三重县四日市,是展示山本悌二郎收藏品的中国书画专一的美术馆。其收藏品自编有《澄怀堂书画目录》(1931年),其中收入了1176件,在日本私人的中国书画收藏中属于最大规模。 
  来源:山本悌二郎旧藏 
  山本 悌二郎(1870-1937),号二峰。日本的政治家、实业家,曾任农林大臣。是昭和时期日本外相有田八郎的弟弟。 
  
  清早期(1644-1775) 
  西方传教士画宫廷风景人物油画图 
  广运之宝 御玺 
  说明:带框 带原木盒 
  长207×宽109cm 
  从十六世纪起,西方不断派遣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这一时期西方油画经传教士传入中国,成为了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此时的油画创作带有浓厚的宗教和西方色彩。自康熙开始很多传教士受朝廷召见,进宫为帝王作画。本次有幸在日本征集到的拍品长207×宽109cm,是一副典型的清早期西方传教士画宫廷风景人物油画图。 
  
  
    佚名(宋代-元代) 
  普贤菩萨像 
  设色绢本 立轴 
  123×54.5cm 约6平尺 
  说明:带木盒 
  
    佚名 
  观音大士 
  设色绢本 立轴 
  110.5×61cm 约6.1平尺 
  
    吴昌硕(1844-1927) 
  君子之风 
  水墨纸本 立轴 
  36.5×34cm 约1.1平尺 
  钤印:昌硕(白文) 吴俊之印(白文) 吴昌硕(朱文) 明月前身(朱文) 
  题识:壬戌五月老缶年七十九。吴昌硕画于海上禅梵轩。 
  此幅《墨竹图》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纵观此幅两三竿为一组,两组竹竿高低错落,纵向取势。墨叶横扫,聚散得宜,气贯长虹。此幅题款写到壬戌五月老缶年七十九,此时吴昌硕已近晚年。功力十分老辣,线条用墨的“干、湿、浓、淡”极具变化,酣畅淋漓,将竹之“君子之风”挥洒的淋漓尽致。 
  
    齐白石(1864-1957) 
  阖家欢乐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33×33cm 约4平尺 
  钤印:阿芝(朱文) 老齐(朱文) 
  题识:卖画老幽燕,人谁肯出钱,太平儿戏过,鸡犬亦神仙。阿芝并题。 
  此幅《阖家欢乐图》,大鸡一雄一雌,雄鸡低头俯视鸡雏作欲哺状,硃砂点冠,淡墨燥湿并用。正下方的母鸡纯用墨笔点出,侧身昂首与雄鸡俯仰顾盼。再于画面中部画三、两鸡雏,聚散其间,生动活泼,稚拙可爱,更使整幅画面生气盎然。 
  
 
  齐白石(1864-1957) 
  雏鸡图 
  水墨纸本 立轴 
  99.5×33.5cm 约3平尺 
  钤印:齐大(朱文) 
  题识:偕山吟馆主者一朝清兴成此小幅观者门客二三儿曾五六 
  说明:带盒 
  
    佚名 
  十二天像 十二幅 
  立轴 设色绢本 
  约2.6平尺(每幅) 88×33cm×12 
  说明:带木盒 带漆盒 
  宜府十王等众像 南无弥勒藏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幅对 
  
    佚名 
  宜府十王等众像 南无弥勒藏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三幅对 
  立轴 设色绢本 
  约15.5平尺 一178×96.5cm 
  约14.8平尺 二172×95.5cm 
  约15.2平尺 ③175.5×96.5 
  
夜场之古董珍玩甄选 
  Evening Sale-Fine Chinese Arts 
  清乾隆(1736-1795) 
  和田玉御製痕都斯坦式花卉纹碗 
  说明:带木托 带木盒 带布袱 
  高5.7cm 直径10.9 
  此件和田玉御制痕都斯坦式花卉纹碗,以和田玉雕成,晶莹剔透,碗壁满刻花卉纹,刀法流畅自然,刻工细润,花团锦簇,莲瓣式足,殊为难得之佳作。乾隆对“痕都斯坦”这类充满伊斯兰异国风格的艺术品甚为锺爱,常为之赋诗撰文,甚至于造办处中开设“西番作”,命宫廷中国工匠仿造痕都斯坦风格玉器,此碗便是其中之佼佼者。 
  
    清乾隆(1736-1795)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立像 
  高34.5cm 
  此像双足并立于莲花座之上,头戴五叶冠,髮髻高耸,馀发披肩。额际高广,弯眉与鼻胫相连,目光下敛,相容和煦,现慈悲之态。上身袒露,胸前配饰项链璎珞。腰系束带,并有多个U型璎珞装饰。下身著长裙,单层覆莲座,莲瓣工整挺拔,排列规整,整体造型大方,工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清中期宫廷造像特徵,具有很高的收藏与艺术价值。 
  
    清乾隆(1736-1795) 
  青花矾红福寿九龙纹开光粉彩花卉纹双龙耳壁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说明:带壁瓶木座 
  高17.8cm 
  此壁瓶为扁足圆腹,细长颈双螭龙耳,口沿微外敞。背部有一斜孔,用于悬挂。此瓶为青花矾红彩绘九条云龙,足与瓶身衔接处以青花绘蕉叶纹为间隔。瓶身中间留白开光,绘粉彩花卉纹样。寓意吉祥且具有皇家气派,九五之尊的尊贵大气与繁花盛开的娟秀可人相结合,雍容华贵富丽典雅。 
  参考: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 LOT2514 清乾隆 青花红彩云龙纹粉彩开光花卉双耳壁瓶,成交价241万人民币。 
  
 
 
  明代(1368-1644) 
  宫廷御制黄花梨云龙纹盖盒 
  说明:带木盒 
  高11.3cm 直径24.8cm 
  此件捧盒以黄花梨为材,一木整挖而成。盒盖平顶鼓身,盖顶之上浅浮雕正面的坐龙纹。龙首微扬,做张口吟啸状,威武雄姿,凛然正气。盖身之上一周凤戏牡丹纹饰。盒内壁之上髹黑色漆。此件捧盒典雅端庄处处透漏著皇家的威严,且又具有和合如意的美好寓意,即使历经数百年时光,依然光灿如故。为皇家长物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明代(1368-1644) 
  铜掐丝珐琅寿字纹香炉 
  说明:带双重木盒 带竹影堂造款银盖 
  通高8.3cm 直径8.9cm 
  此件拍品为明代掐丝珐琅万寿纹香炉,香炉整体呈杯状,其上有穹顶状镂空银盖,镂空雕刻凤穿花纹饰。其佈局密而不乱,工艺精湛,细腻的轮廓下展现忍冬花舒展之研美。镂空盖下为环型附盖,铜制鎏金。一周錾刻万字不到头纹饰。其下为炉身,呈敞口的杯状,唇口鎏金,下部掐丝万字不到头纹饰,与上呼应。器身之上掐丝不同字体的寿字。镂空盖为日本御赐堂号竹影堂造,今古辉映更为难得。 
  
 
  宋代(960-1279) 
  天青釉盘 
  高4cm 直径13.6cm 
  说明:带木盒 
  此盘广平口,斜腹弧内收,内外壁施天青釉,素面无纹,底承圈足,胎体隽秀。其通体釉色淡雅,光润如玉。口沿处釉色薄而呈淡淡的褐黄色,使得器物轮廓鲜明,远而望之若蓝天浩渺,碧青无垠,近而观之又若星辰,若美玉,至美无华。尽显宋瓷纯朴淨雅之本质,素淡宜人,神韵雅致俱存。 
  
    周代(约B.C.1046—256) 
  青铜爵杯 二件 
  尺寸不一 
  说明:带铭文 带木盒 
  
    战国(B.C.475-221) 
  青铜错金犀牛摆件 
  高9cm 长15cm 
  这件战国时期金银错犀牛,造型肥硕健壮,它目视前方,昂首伫立,头部有一前一后的双角,两耳短小耸立,头顶之上有鬣飘扬向上。双目炯炯充满了奕奕的神采,颧骨突起,仿佛可以透过皮肤感觉到骨骼的形状和起伏,器腹圆鼓结实有力,富有韧性。比例准确,威武雄壮。精细的错金云纹,流布于躯体之上。 
    
  青铜夔龙纹蝉纹鼎 
  带出版物影印本 
  商代(约B.C.1600-1100) 
  青铜夔龙纹蝉纹鼎 
  高20.5cm 长16.3cm 
  说明:带木盒 带出版物影印本 
  
    北魏(386-534) 
  铜鎏金交脚弥勒菩萨座像 
  高16cm 
  款识:皇兴三年八月四日 佛弟子觉法客为母像一躯 
  说明:带木盒 
  此尊铜鎏金交脚弥勒菩萨座像,北魏造像之精品。发呈水波状,头顶有高耸的髮髻,大耳垂肩,面部饱满。身材健硕,衣饰线纹流畅完美,简洁自然。右手当胸施说法印,左手自然放置在左膝之上结与施印,双腿自然下垂,双足交叉坐姿,于方台之上。此像是存世不多的北魏造像之珍品,具有典型的北魏初期造像之特徵。 
    
    |